学院风采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物理学院 / 正文

2020届物院优秀研究生毕业生系列访谈第一期 吕兴帅:朴实坚毅,致学为乐

作者:文/刘璇 编辑/物理学院研究生会 时间:2020-07-01 点击数:


 

时光河入海,一年夏又临。也曾契阔谈讌,把酒言欢,也曾俱怀意兴,春诵夏弦。如今,足迹遍布山大角落的优秀学子们也即将振翅长空,去往更广阔天地。

本期物院优秀研究生毕业生系列访谈主题为:朴实坚毅,致学为乐。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优秀的研究生师哥吧!


个人简介:吕兴帅,山东大学物理学院2017级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戴瑛教授。研究方向为新型电化学能源存储及转换体系的构建,具体为二维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及电催化剂方面的应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no Lett., Appl. Catal. B: Environ., J. Mater. Chem. A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共计11篇,累计影响因子90+。论文总被引次数200余次。博士期间,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省优秀学术成果奖,山东大学校长奖,学业奖学金,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等。


2020年这一场特殊的毕业季让我记忆深刻。那些以往最常见的告别,对今年的毕业生而言,也成了可能实现不了的遗憾。

时光飞逝,山大物院中的点滴如今都已变成珍贵的回忆。感谢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的领导,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生活条件;感谢我的导师戴瑛和魏巍老师,他们为我的学术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以其勇于探索、刻苦攻关的科研精神为年轻的我们树立了榜样。感谢物理学院的老师,孜孜以求,传道受业解惑,使我学会了在科研学术的高峰上不断攀登。

几年来,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激扬青春,放飞梦想。几载春秋你我相伴走过,因为你们的陪伴与帮助,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并不感觉孤独。

2019年课题组合影留念)


科研之路:

刚刚进入课题组的时候,我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并没有制定很明确的研究规划。因为偶然的一次机会,实验课题组在电催化分解水领域发现了一种高效电催化剂,需要理论去支撑和解释高活性的起源。在我慢慢开始熟悉这个领域的时候,发现高效电催化剂的设计对促进二维材料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所以我接下来的研究重点就放在了电催化剂的设计、催化活性的表征及调控以及从电子结构出发去追寻高活性的起源方面。

当被问及该如何平衡好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师哥表示,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节奏:

研究生期间我每天大部分的时候主要利用在跟踪领域内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完善自己的科研工作。在完成每天的工作量后,晚上有时间的时候会学习一些比较重要的科研软件或者编程语言。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时候,我会和朋友们一起打球,或者组织一些团建活动。当慢慢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工作之后,就能清楚安排出轻重缓急,自然而然地合理划分时间了。

作为今年的毕业生,面临找博后或者工作的选择。目前我更倾向继续深造。可能会去国外或者港澳从事博士后研究。将来打算进高校里面继续从事研究工作,成为像戴瑛教授这样的“指路人”。如果将来能为我们的领域发展贡献一点点力量,我会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令人自豪的事情。

(博士学位答辩后和导师戴瑛教授合影留念)

科研心得:

我个人认为作为科研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两点:

第一点是朴实坚毅。朴实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要求我们不要说假话。现在因数据造假、结果不能重现等等被撤稿的事情太多。所以我们首先要实事求是。而且科研需要坚持,甘坐冷板凳。论文发表了需要坚持,基金中了需要再接再厉,实验失败、论文悲剧、基金流产你还得锲而不舍,犹如《摔跤吧,爸爸》里面讲的,梦想只会在坚持里成长。坚持梦想,不断努力,决不妥协才是科研精神。成果发表自然不会想到坚持,那时只有美美的幸福和憧憬。遇到挫折的时候要百折不挠。坚持读文献;坚持参加学术报告与会议;坚持论文发表。

第二点是创新。科研不是改试卷,科研的核心在突破。别人的提法和思路是成熟的,那你就要继承和发扬。继承容易,但贵在发扬。新的思路的出现,往往植根于你长期在这一领域研究中的积淀和对大量问题的总结。学科交叉和开拓新领域正是发扬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学会做些具有创新性的工作,这些工作要么是全新的、前人没有涉足过的研究,要么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一般来说,创新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突发奇想,提出一种全新的理论或方法;另一种是将其他领域的方法借鉴到本领域,并对本领域的研究具有促进作用。前一种方式的创新很难,因为尽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新的思想,但并不一定都能够被证实是有用的或正确的。相对而言,后一种创新方式则简单得多,它也是做科研最常见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创新是以见多识广为前提的,它要求研究者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具备一定的知识积淀。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查阅大量文献,跟踪本领域的最新进展。

科研传承:

做科研首先要摆正对科研的态度,对自己研究的内容要有热情,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当中。科研有时候是很枯燥的,但是对于热爱科学研究的人来说,长期面对同一个需要解答的问题并不是煎熬,对他们而言这意味着无数次令人沉浸其中的尝试,执行科研计划的畅快,以及获得收获的欣喜。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充满快乐。搞科研就要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就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清贫,以科学为乐,专心致志。要热爱思考,敢于尝试。有了这种热爱,才会对艰辛的研究工作甘之如饴,兴味盎然,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科研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在刚开始接触一个课题的时候,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实质性进展。这时候我们可能会特别的沮丧,也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刻。但是,所有的挫折和困难都是暂时的。如果自己都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不会成功,这个世界上就没人相信它会成功,那么这件事情也不会成。所以,坚持一下,咬咬牙就挺过去了。贵在坚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杜绝浮躁的心理,端正好态度,调节好心态非常重要。其次,做科研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这时候需要我们多交流,千万不能闭门造车。可以给自己放个假,等回过头再去思考某个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会豁然开朗。而且当我们逐渐实现一点点的小突破时,心中会充满自豪感,支撑我们继续前行。时间久了自然会熟悉这个领域。

20187月份去德国乌尔姆大学交流学习)

回首过去,我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作报告时的青涩和懵懂。一路走来,在敬爱的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的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研思维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经过时间的“催化”,每个人变得更加博学、睿智、自信和成熟,让我能够更好的肩负起对家人,对母校,对国家的责任。这些都是母校给予我的宝贵财富,对我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的最后,师兄想代表毕业生向家人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家人们默默的支持是督促奋进的不竭动力。

我们也祝师兄前行顺利,未来一切都好。

 

上一条:2020届物院优秀研究生毕...
下一条:物理学院学子观看“面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