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国语学院 / 正文

外国语学院承办第85期(总第1074期)稷下风讲坛

作者: 时间:2021-08-09 点击数:


2021年8月6日上午,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第85期(总第1074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通过腾讯会议和B站线上直播平台同步举办。上海大学中文系曾军教授做客此次讲坛,作了题为“对话主义再思考”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建刚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3000多名师生参与聆听。

讲座伊始,曾军教授从“对话”到“对话主义”的问题缘起出发,从巴赫金中西影响接受史研究到西方文论中国问题研究的实践出发,从三方面梳理“中西”如何“对话”的问题,即“中西”的具体历史性、“对话”主体的双重性和“对话”类型的复杂性。

之后,曾教授从巴赫金的生平与学术入手,讲解“之间”的对话。曾教授提到,巴赫金将“对话”分为“作为文体的对话”和“作为主义的对话”,并强调了巴赫金对话主义的三个特点——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时空性与未完成性以及价值与责任。接着,曾教授借鉴弗朗索瓦·朱利安对“中西”问题的迂回和间距,分析朱利安以中国为对象,以欧洲为目标的对话思路。随后,曾教授指出“之间”的“中西对话”存在的“不对等性”、方法论等局限,并由此引出解决之道,即将“中西”引入到世界“之中”的对话中去。

曾教授提出从“之间”到“之中”的方法论启示,着重分析内在多样性、复数的“世界主义”、将“世界”看作动词的“世界文学”以及全球史四方面。最后,曾军教授就“之中”的“中西对话”如何可能来提出自己的思考,引入以竹内好、沟口雄三为代表的“作为方法”、以刘康为代表的“世界的中国”,结合外在多样性、内在多样性、未完成性以及“今中”的角色意识,提出从“之间”到“之中”的“中西对话”的可能性方案。曾教授总结道,从“之间”到“之中”的对话主义,需要引入“迂回-进入”“作为方法”“世界的中国”“中国化”“古今中西”等诸多维度。

李建刚教授对曾教授的讲座予以高度评价,他表示,曾教授对中西对话的核心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曾教授精彩纷呈的讲座,从“之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到“之中”的问题,曾教授学识渊博,旁征博引,引用大量中西学者理论观点,为我们提供众多未来研究的视域和视角。

进入互动环节后,同学们积极发言,提出诸多问题,曾军教授一一作了详细解答。曾军教授在本次讲座中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外院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对话主义”、中西文论等内容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和体会,相信本次讲座能为大家日后进行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主讲人简介

曾军,南京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文科处处长、《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副主编。入选首届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015)、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界人才(2017)、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8)、上海社科新人(2010)、上海曙光学者(2009),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学和文化理论与批评,主要聚焦在巴赫金研究、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视觉文化研究、城市文化批评等方面。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5)等各类项目11项。已出版《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研究》(2004)、《观看的文化分析》(2007)、《城视时代》(2016)、《西学中话》(2020)等著述13部。其中《巴赫金对当代中国西方文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9),并于2021年出版。先后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次(201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次(从第8届到第14届)、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排名1)、上海市优秀教材奖(排名1)等。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承办第86期(...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承办第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