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齐鲁交通学院 / 正文

齐鲁交通学院学子在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

来源:齐鲁交通学院 作者:文/王子骋 郭云鹏 图/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赛事方 时间:2025-11-18 点击数:


近日,第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武汉大学圆满落幕。山东大学在本次大赛中表现优异,共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总计7项奖项,展现了学校在智慧城市相关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新实力。在全国总决赛中,来自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的两支参赛队伍凭借前沿的创新理念与扎实的科研实力,在全国2130个优秀项目中脱颖而出,双双荣获国家二等奖,展现了学院在智慧交通与绿色生态领域的卓越育人成果。

其中,由王汉鹏教授指导,王子骋、周玉国、李天宇同学组成的“地碳科仪”团队,聚焦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的城市深度脱碳难题。他们的参赛项目《地碳科仪——地质封碳模拟技术引领者》,直面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中深地封存安全验证难的行业瓶颈,自主研发了集深部地层相似重构、深地环境重现、多相CO₂注入及多元信息采集分析于一体的全周期物理模拟试验装备,首次实现了多相流体与多物理场的协同模拟与精准调控。该技术能为不同地质条件的城市提供可验证、可落地的深地封碳安全解决方案,以硬核科技为智慧零碳城市建设提供了关键支撑。

另一支由王旭副教授指导,郭云鹏、马菲、孙浩文、王子涵同学完成的《“以盔助行”——基于鬼探头交通事故预警系统的安全头盔设计》,聚焦于日常出行安全痛点,面向电动自行车骑行者,针对难以预料的“鬼探头”事故场景,创造性设计了一款基于车联网(V2P)通信的智能预警安全头盔。该头盔集成多种传感器,通过LoRa网络与交通控制中心实现数据实时交互,运用先进的SAN-GAN算法与LSTM神经网络进行骑行轨迹预测与碰撞风险研判,最终通过语音模块及时向骑行者发出预警,为提升电动自行车行车安全、推动城市交通系统智能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作为本次大赛校内选拔赛的承办单位,齐鲁交通学院充分发挥组织与协调优势,成功举办了校级赛事,广泛动员全校各学院学生积极参与,有效扩大了赛事在校园内的影响力。学院还特邀多位业内专家参与评审与指导,为参赛作品提供了专业的点评与优化建议,显著提升了各团队的作品质量与竞争力,为学校在国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大赛佳绩的取得,是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坚持“知行合一、科教融合”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学院始终致力于鼓励学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民生现实需要,开展前沿性、创新性的科研实践。两支获奖团队在“智慧出行”与“新能源与绿色生态”赛道上的出色表现,充分体现了学院在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山东大学在新工科建设领域增添了新的荣光。

学院团队

周玉国、王子骋

郭云鹏

责任编辑:徐黎明 刘希哲


下一条:齐鲁交通学院开展“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