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正文

化学与化工学院举办2025年第22期(总第1431期)“稷下风”学术讲座

来源: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李家泰琪 时间:2025-06-30 点击数:


2025年5月27日,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化学与化工学院承办的2025年第22期(总第1431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在化学老楼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文锐作“复杂电化学体系界面过程的原位成像分析 学术报告,南京大学教授龙亿涛作“限域可控的电化学测量学术报告,化学与化工学院蔡彬教授主持讲坛相关研究方向的老师及百余名研究生参与本次讲座。

文锐研究员深入浅出地为大家介绍电极过程原位分析,随后详细讲述所带领课题组的主要工作与成果。该课题组致力于开发针对复杂电化学体系的高时空分辨及高灵敏表界面原位分析技术,实时监测多相界面过程的动态演化,揭示界面微观结构的时空演化机理及其与性能的关系。同时,文老师以具体实例金属锂演化过程中界面SE的原位分析等使大家对这一过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作为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优秀校友,龙亿涛教授首先追忆了在校期间的美好时光,与同学们建立了亲切联系。随后,龙老师以单体电化学的发展历程开篇,介绍了为单体电化学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以及研究成果,并分析目前单体电化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同时,龙亿涛教授通过引入博物馆文物和象形文字的类比,生动阐释科学概念,增强了报告的趣味性。在互动环节,两位教授对师生提出的问题逐一作出详细解答。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参会师生表示收获颇丰,对电化学前沿研究及学术生涯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次“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堂对电化学相关领域进行深入探讨,激发了大家对电化学体系界面过程的原位分析和电化学测量的兴趣,为青年学学子接触电化学前沿研究领域提供了平台,也促进了三所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对促进学院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讲座嘉宾:文锐,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5年分别于日本东北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德国基尔大学(洪堡学者)任博士后。2015年加入中科院化学所,2019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一等奖,2022年人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22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23年获中国科学院大学领雁奖与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23年获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奖银奖指导教师。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Nat. Commun.等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已授权中国专利10项。担任 Langmuir eScience Energy 期刊编委以及eScienceChinese Chem. Lett.Chinese J. Chem.期刊青年编委等。

龙亿涛,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2012),国家杰青(2011)1989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在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Heidelberg大学、法国国立高等巴黎化学学院(ENSCP)、加拿大SaskatchewanAlberla 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纳米孔道单分子传感、光谱电化学限域测量、电分析仪器装置研制。主持了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和863重大项目课题等;负责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单个体生命分析化学创新团队”;曾任ACS Sensors创刊副主编,现任Chemical ScienceRESEARCH(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Chemical Reviews, ChemElectroChem, 《电化学》(顾问)编委等;被选为中国化学会会士、国际电化学会士;在 Nat. Nanotechnol., Nat. Chem., Nat. Methods, Nat. Chem. Biol., 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 350余篇,SCI引用2万余次,H-index82;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2018年获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2023年获英国皇家化学会法拉奖章(Faraday Medal)奖。

 

责任编辑:徐黎明 邵蕴琪


下一条:化学与化工学院举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