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文化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十佳导学思政团队评选 / 正文

【预选简介】土建与水利学院——薛翊国

作者: 时间:2019-05-13 点击数:


 

    【薛翊国,男,1976年8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山东省杰青,岩土中心全国样板党支部副书记,获山东青年五四奖章,IAEG中国国家小组成员,主要从事隧道灾害超前预报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和重大工程科研项目40余项,参加国家973项目3项,863项目1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100余篇,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奖。成果成功应用于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等10余项国家重大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指导学生获全国"挑战杯"大赛金奖1项, 二等奖1项,山东省特等奖3项。】



    薛翊国是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的学者,也是全国样板党支部的副书记,还是为国家重大工程保驾护航的工程师,更是乐于分享的良师益友。

 

一、他建立了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创新了“新工科”教学新方法,指导学生在“挑战杯”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1)他在教学科研中发现,现场是最好的课堂。200910月他成功在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现场建立了山东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将产、学、研、用相结合,教师在现场教学,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其将来的科研夯实基础。多年来,共2000余人在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基地实践中得到了提高,基地真正起到了“丰富教学,提升科研,发展学科,培养人才”的作用,并获得了“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荣誉称号。

2)针对国家对“新工科”土木人才的最新需求,他积极推动“三三制”教育教学改革,并获得教改立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研究成果2010年获得山东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他担任山东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系2009级本科生班主任,成绩优秀,创下了地下系保研率最高的好成绩。他多年坚持不懈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他指导的本科生10余人在国外留学,20余人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他指导的博士生李同学正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留学,他指导的硕士生张同学,以最低的成绩到山东大学读研,入学后学习成绩连续两年在单位排名第一,在硕士期间撰写4篇高水平SCI学术论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土木工程学科排名全球第一的同济大学读博,他指导的刘同学目前正在清华大学读研。

3)他指导30余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取得了金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特等奖3项,2009年指导聂利超等4人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二等奖,目前聂利超也成了山东大学的副教授;2010年指导张章一等10人在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金奖,2013年指导田昊等6人获得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和省“挑战杯”特等奖,他指导的博士生田昊在读博士期间撰写30余项发明专利,以优异的成绩入选了碧桂园集团“全球未来领袖”计划。他本人也荣获山东大学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二、作为党支部副书记,他创新了教师-学生科研一线党建工作新模式,入选了全国样板党支部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18年,他作为土建与水利学院岩土中心党支部的副书记,带领科研小组又一次站在了祖国的边陲,常驻现场为新疆**工程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冒着零下30多度的低温,不惧寒风暴雪,他在现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科研攻关;岩土中心党支部也成功入选了全国样板党支部。他还是全国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骨干成员,教育部创新团队的骨干成员,是学院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的负责人,在学校和学院党委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岩土中心党支部创新党建模式,把党支部建在科研一线,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攻坚克难,追求卓越,以国家基础建设重大灾害防控为导向,顶天立地做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指导学生撰写的论文“高风险岩溶地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综合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究”获201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奖

三、他创新了隧道突水突泥灾害源超前探测理论与方法,解决了国家重大工程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

他来到山东大学的第二天,就出差到了当时最难建的山区高速公路——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开展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科研工作,他带领研究生多次成功预报了大型暗河、溶洞群、突水断层等,如龙潭隧道特大型塌方、突水突泥灾害,提前12小时预警,避免了20多人的重大人员伤亡,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相关成果2010年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7年他参加世界公认的高压岩溶裂隙水重大难题工程——锦屏二级水电站输水隧洞工程,开展国家重点基金项目“高压大流量岩溶裂隙水与不良地质情况超前预报和治理”的实施,带领研究生多次不畏人身安全到突水最前端开展科研工作,多次成功预报了高压岩溶裂隙水,作为主要完成人,相关成果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长公路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开工建设,隧道全长7800米,地质条件复杂,18条断层连通海底,一旦突水,将产生毁灭性灾难。他带领研究生,经过三年的现场科研攻关,成功预报了所有含水断层,未发生一起突水突泥事故,保证了海底隧道施工安全,研究成果为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提前安全顺利通车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为主要完成人,2010年和2012年他两次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2016年作为主要完成人,他又一次站在了国家科技奖的答辩席上。

前国际岩石力学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评价:“青岛胶州湾隧道的建成在我国隧道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很多技术、工艺属首创,在全世界来说都顶呱呱,很了不起!也为我国从‘隧道大国’向‘隧道强国’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结合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重大需求,他带领科研小组投入到我国第一座300万方大型地下石油储备库的科研攻关,负责储油库施工灾害超前预报预警与水封性评价等关键技术难题,经过近4年的不懈努力,他带领科研小组突破了国外在地下水封石油洞库领域的技术封锁,该成果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组织的院士专家一致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14年,他破格晋升为教授。2015年,他获得山东青年五四奖章。

薛翊国一直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他说:科学问题在一线发现,科研思路在一线形成,科研目标在一线提出,科研内容在一线完成,科研成果在一线检验。

立足于国家重大需求,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重大工程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经费共4000余万元,作为核心学术骨干参加国家973计划课题3项、国家863项目1项。在SCTCJ Geo. Eng.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201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奖;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一等奖1项,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他热爱祖国、品行端正、爱岗敬业,为我国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学风严谨,谆谆善诱,诲人不倦,指导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


上一条:【预选简介】临床医学院...
下一条:【预选简介】能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