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领航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张友明:家国赤子心,枝叶最关情

来源:山大视点 作者:吴曾、刁子珊、荆子瞾 时间:2019-09-27 点击数:


张友明,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9年被评为欧洲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第十一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人推荐人选,山东大学优秀教师;入选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截至2018年底,共发表SCI论文11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在微生物领域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总影响因子大于620,总引用次数超过10300次,获国际专利11项、国内专利5项。

从三湘山水出发,奔赴闽越求学,而后远赴欧洲,几十载异国生活,如今回到儒家文明的发祥地——齐鲁大地。这一路,总有一个在科研道路上不懈求索的身影,怀揣着一颗情系家国、济世为民的赤子之心。

见到张友明教授时,与我们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获得诸多荣誉的张友明教授十分平易近人,讲话时总带着几分笑意与热情,特别是讲到有关科研工作的话题时,让人感受到他在骨子里充满了对科研工作的那份纯粹的热爱,在他的身躯里面仿佛蕴含着无限的能量。这一切让我们不禁暗叹:在如此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张友明还能保持这样恬淡却不失激情的状态,这或许就是他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所在。如同水和火一般,这两股本来截然相反的力量,却在张友明身上完美地交织了起来。

若水,利万物而不争

水柔和且务实,滋养每一寸土地,利万物而不争。做科研,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张友明在科研的道路上不仅自己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带领着自己的科研团队突破一道道难关,获得了诸多荣誉。在谈到团队建设时,张友明笑称自己“人缘好”。这句简单的“人缘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张友明的人格魅力。

张友明从2013年回国开始到现在,带回了7名在德国培养的年轻科学家,他们现在大部分在张友明的科研团队中。目前团队成员既有国家级的特聘专家,也有山东省级人才及山东大学齐鲁青年人才,年龄平均在30多岁。正是这支年轻的科研队伍,不断地在微生物基因组编辑领域取得了一项项重大的科研成果。

“平时不忙的时候,我还是喜欢在实验室待着,看看瓶瓶罐罐,还能随时解答学生们的问题。说实话,平时自己心里最挂念的也是最熟悉的实验室。做实验用的细菌平板上面有各种各样的细菌,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已经受到污染的?我一看就看出来了,但学生们可能分辨不出。但是现在工作实在太忙,没办法像以前带学生那样事无巨细了。”现在虽然担任着一些行政职务,但是张友明教授心里装的依然是科研和自己的学生,依旧是整个团队实实在在的主心骨。这样的导师,怎能人缘不好呢?

水总善于寻找最好的突破口,顺势而为,奔流千里。张友明在谈到教学和科研时,总不忘提到两个字——兴趣。“科研工作是很辛苦的一份工作,科学家的产出与投入在很多时候并不成正比。对搞科研的人来说,对所从事的科研项目没有兴趣是万万行不通的,这样的科研过程会很痛苦,也会很艰难。”在德国求学时,张友明的导师从不给他限定科研方向,而是给他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研究感兴趣的课题,这样的科研培养方式让张友明受益良多。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张友明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要给学生充足的科研自由,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我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经费,良好的实验室平台,以及基础知识的指导,剩下的就由学生们自主探索、实验。我觉得这才是培养科研人才的一个很好的路径。”

张友明还非常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他认为,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是打牢基础的学习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一定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之后再认真思考自身的发展路径,结合自身的专业和特长做出就业或者继续科研的选择。他并不建议学生在没有综合权衡的情况下,执拗地“一条道走到黑”。这就好比在崇山峻岭间,水是蜿蜒的,它在蓄势,并不焦急,到了有利的地形,它便顺势而为,汇入汪洋大海。

一路走来,在张友明的带领下,他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2016年6月,张友明课题组在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Rec/ET direct cloning and Redαβrecombineering of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s, large operons or single genes for heterologous expression”的论文,报道了以Red/ET DNA重组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合成途径克隆、修饰及异源表达技术平台的建立,为基因组功能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团队正在从事利用Red/ET改造具有肿瘤靶向定植特性的益生细菌以表达抗肿瘤药物和进行动物活体验证的研发项目,该项目为国内首创,开创了此类活体药物研发的先河。2019年,张友明被评为欧洲科学院院士。面对这些成绩和荣誉,张友明说:“这些成绩是一种鼓励和肯定,也让我们团队获得了更多科研支持。” 对张友明教授来说,荣誉和头衔并不值得炫耀,这些只是围绕科研事业服务的一粒粒“小明珠”。这种低调务实的态度彰显出了他的智慧。水流过的地方,哺育了生命,而它只向前走去,低头不语。

似火,心怀家国苍生

2013年,张友明教授带着团队回到中国,从1990年去德国,他阔别故土已经整整23载。其实,早在2005年,张友明就有回国工作的意向,出于种种原因未能达成,但这份归国情思却一直根植在这位海外游子心中。张友明谈到,他们那个年代的人能上大学、上研究生甚至出国深造,靠的是国家的支持,所以在他们内心深处总想着学有所成之后能为国家做点什么,海外的高薪和闲适似乎都不能抵挡这一份情感,这成了张友明心中一直的牵挂。除了国家这个“大家”以外,让张友明牵挂的还有在国内生活的父母。从青年时代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几十载过去,父母都已经年迈,张友明作为儿子也想回国更好地赡养父母。终于,2013年,因机缘巧合,张友明加入山大,使得这两份牵挂都落了地。为国为家,家国天下,张友明教授心中这份赤诚,使人动容,令人心暖。

张友明教授团队目前致力于开发细菌成为抗癌药物靶向传递载体,这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研究,因为研究一旦取得成功,可以使将来老百姓抗肿瘤药物的花费降低到任何人都可以承受的程度,癌症的治疗不再动辄让人倾家荡产。靶向治疗,是指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与致癌位点相结合而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或较少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目前,大多数国家的靶向治疗主要通过抗体抗癌药物方式进行,虽然效果显著,但是成本太高。一个疗程治疗费用至少需要几十万元。我们要做的是,通过细菌来进行肿瘤的靶向治疗,让细菌在肿瘤中增殖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因为细菌是活的,培养它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分离靶向抗癌药物的成本。”目前,张友明教授正为治病救人、兼济苍生的理想不懈努力着。

在张友明教授的人生抉择中,似乎一直有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持着他,这火一般情怀的背后是一份担当。张友明教授说:“在厦门大学读本科时,我学的是生物化学专业,但毕业时觉得做基础研究离我的梦想还是有点远。我还是想做一些应用研究,能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所以我就想在研究生阶段学医药专业,便考入协和医科大学,后来又去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从此张友明投身医药事业,一干就是几十年。当被问及如果人生重来一次,是否还会选择当年的道路时,张友明笑着说:“如果我不搞科研的话,也许会选择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因为我的动手能力很强。”在张友明的人生选择中,家、国一直都在。

湘西的湿润和炎热陪伴了年少的张友明,我们不知道是不是这一片山水让他既像水一样润泽人心、灵动机巧,又能像火一般明快、充满激情。张友明在科研上的坚持不懈,对家人、学生的关怀以及对天下苍生的担当,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现代儒者的风范。时代在变,情怀却从未改变。在这片齐鲁大地上,期待这位学者演奏出更多科学领域的华美乐章。


 

上一条:黄发有:教书育人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