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组织研究生参加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4-05-31 点击数: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各位研究生:

   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系列大赛中首个文科主题的创新实践公益性赛事。大赛秉承“传承、发展、创造、创新”的办赛理念,坚持“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办赛宗旨,鼓励研究生投身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创新实践中,引导广大研究生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激荡起文化“两创”的创新热潮,为国家、社会发现、培养、输送文化领域“两创”型人才。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要求,现将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

   主办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承办单位:山东大学

   组委会秘书处单位:山东大学

 二、赛题说明

   赛题1:中国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的创意改编

   背景说明:古代神话是中国文学史的开端。神话传说中所表现的那种不畏艰险、不畏强暴、追求光明、锲而不舍的伟大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民间故事是一直在人们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体现了民众的智慧,对每个时代的文人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进行创意改编,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与现实意义。

   赛题要求:本赛题鼓励参赛选手和团队针对中国古代的经典神话传说和优秀的民间故事进行创意改编,通过数字文化、戏剧影视、文学创作三种形式参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发展当代新文化。

   赛题2:孔子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背景说明: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的发展背景下,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念,尤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思想,仍然对解决人类需要思考的世界性问题有所裨益。联合国总部有孔子的八个字“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表明孔子的这一思想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孔子的价值不仅停留在历史中,更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同时,儒家思想中的行事习惯和文化心理也具有超越国界与民族的意义,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赛题要求:本赛题不限作品形式,鼓励参赛选手和团队以孔子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参赛,推动儒家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赛题3:中国圣贤与智者心目中的美善世界

   背景说明:每个人都生活在由时空、事物、他人、自己构成的世界中。世界之大,举凡物质利益、伦理道德、精神自由、个性解放、人际关系、家国社会、国际政治、生态环境等等,无所不包。世界美善与否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的尊严、幸福及品格养成,每个民族和文化都有其关于美善世界的畅想。中国圣贤与智者心目中的美善世界,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于历代典籍、名胜古迹、考古遗存、说书唱戏、舞蹈音乐、非遗手造、家风民俗等等之中,既提供为人处世(包括处理私事、公事乃至国际政治事务等)的范导,亦赋予日常生活以意义。

   赛题要求:本赛题不限作品形式,鼓励参赛选手和团队发掘不同时代、不同学派、不同形态的“中国圣贤与智者心目中的美善世界”素材,通过数字文化、非遗手造、文旅融合、戏剧影视、文学创作、舞蹈音乐等有感染力的方式,展示某一种“中国圣贤与智者心目中的美善世界”形态,阐释其现代生命力。

   赛题4:舞蹈专项赛题

   题目1:传华夏正声,绘时代舞谱

   题目2:“齐风鲁韵”的舞蹈表达

   背景说明:舞蹈专项赛题的命题紧扣本届大赛“文化中国”“两创”“齐风鲁韵”等总主题关键词,设置两个题目:1.“传华夏正声,绘时代舞谱”是全国通用题目,希望通过“舞蹈”独特的艺术形式,“传华夏正声”(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绘时代舞谱”(即立足新时代,用舞蹈语言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一份贡献)。2.服务地方的题目“齐风鲁韵的舞蹈表达”主要激励参赛院校和团队通过对赛事承办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研习,创作和展示一批弘扬“齐风鲁韵”地域特色和文化精神的优秀舞蹈作品。

   赛题要求:两个题目鼓励参赛选手和团队通过舞蹈创作、表演、教学展示等形式参赛,通过舞蹈艺术语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赛题5:开放赛题

   凡是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遵循,涉及“文化中国”主题,尤其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各类文化文艺作品(含戏剧影视、文学创作、数字文化、非遗手造、文旅融合、舞蹈音乐或其他作品)均可报名参赛。

 三、参赛规则

 (一)赛题1、2、3、5

   1.参赛资格

   参赛对象为中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在读研究生和将于2024年9月入学的研究生,以及国外大学在读研究生和国内大学在读留学研究生。

   2.人数要求

   以参赛队为基本报名单位,每个参赛队由1-5名学生组成,设置队长1名。每个参赛队可选指导教师1-2名。

   3.作品提交

   参赛队在大赛官网上注册(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请在注册时备注研究生培养单位)、完善报名信息、组队。参赛人员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资格审核后在官网上提交参赛作品。

   4.作品要求

   参赛以作品为单元,同一队伍可以同时参与多个赛题,同一赛题提交作品数不超过2个,同一作品不得重复参与不同赛题。参赛作品内容应紧扣大赛主题及赛题要求,必须为原创的新作品,不得用已公开发表或在其他赛事获奖的作品参赛。

   5.知识产权与作品版权

   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大赛组委会有权将参赛团队提交的参赛作品、作品相关、参赛团队信息用于宣传品、相关出版物,有权指定及授权媒体发布、官方网站浏览及下载、展演(含巡演)等活动项目。

   6.组织声明

   专家委员会享有对赛题的最终解释权,保留对比赛规则进行调整修改的权利、比赛作弊行为的判定权利和处置权利、收回或拒绝授予影响组织及公平性的参赛团队奖项的权利。

  (二)赛题4(舞蹈专项赛题)

   舞蹈专项赛题分为专业和非专业两个赛道参赛和评奖,主要围绕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教育三个组别制定比赛规则。

   1.参赛资格

   专业赛道:凡正式注册的在读舞蹈专业领域研究生(硕士、博士)以及已确定攻读舞蹈专业领域研究生资格的本科生均可参赛,鼓励港澳台地区及国际舞蹈专业领域研究生参加或观摩比赛。

   非专业赛道:参赛对象为非舞蹈专业领域的中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在读研究生和将于2024年9月入学的研究生,以及国外大学在读研究生和国内大学在读留学研究生。

   2.参赛方式

   专业赛道:以各培养院校为单位组成参赛队,进行资格审核、完善报名信息。培养院校统一将参赛作品报送至大赛专家委员会艺术学组秘书处。

   非专业赛道:参赛队员在大赛官网上注册(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请在注册时备注研究生培养单位)、完善报名信息、组队。参赛人员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资格审核后在官网上提交参赛作品。

   3.报名要求

   专业赛道:各培养单位每个组别报送参赛作品(课程)不超过4个(若超额报送则取消该单位参赛资格),同一作品不得兼报两个组别,参赛作品需由培养单位统一整理报送至大赛专家委员会艺术学组秘书处,秘书处不接受个人单独报送。

   非专业赛道:每个组别提交作品数量不超过2个。

   4.人数要求

   参赛作品编导人数不超过3人,课程展示主讲学生不超过2人,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3人,演员(配合课程展示的学生)人数视作品情况而定。

   5.知识产权与作品版权

   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参赛者(培养单位)所有。大赛组委会有权将参赛团队提交的参赛作品、作品相关、参赛团队信息用于宣传品、相关出版物,有权指定及授权媒体发布、官方网站浏览及下载、展演(含巡演)等活动项目。

   6.组织声明

   专家委员会享有赛题的最终解释权。专家委员会保留对比赛规则进行调整修改的权利、比赛作弊行为的判定权利和处置权利、收回或拒绝授予影响组织及公平性的参赛团队奖项的权利。

 四、赛制赛程

   本届大赛分为初赛与全国决赛两个阶段。

  (一)初赛

   参赛学生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提交参赛作品。评审专家组将分赛题和组别分别对参赛作品进行在线评审,并最终确定进入决赛的作品。如有需要,评审专家可要求参赛队员通过腾讯会议进行视频、语音远程答辩,以求对参赛队和参赛作品充分了解,做出合理的评审决定。

   初赛阶段各赛题的主要评审标准如下:

   

   大赛决赛入围名单在大赛官网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接受各校师生书面举报与申诉。举报与申诉需完整填写《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复议申请表》。

 (二)决赛

   决赛为现场展示。进入决赛的参赛选手将到决赛现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并且回答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的提问。大赛专家委员会将现场对进入决赛的作品进行评比和打分。

 (三)赛程时间表

 

注:具体时间根据大赛的实际情况可能进行调整,请及时关注大赛官网通知。

 五、作品提交要求

 (一)赛题1、2、3、5

   1.参赛作品提交形式为带语音讲解的PPT和附件。需将参赛作品(文档、图片、视频、动画、带语音讲解的PPT等)打包压缩上传至百度云盘,上传完成后为参赛作品压缩包生成分享链接(提取方式务必选择分享链接自动填充提取码)并确保链接1年内有效,随后在系统提交作品处提交作品链接。压缩包命名规则:赛题-团队名称-作品名称。初赛阶段不要求参赛队伍提交实物。      

   2.PPT是初赛评审的主要依据,包括但不限于创作背景、设计理念、创新创意、效果演示等内容,PPT必须提前录制语音讲解,并可以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播放时间不超过5分钟。

   3.评审中需要保密的信息不得在作品视频和附件中体现,参赛作品中严禁出现个人信息、指导教师信息、学校信息及其他赛事标识等。

 (二)赛题4(舞蹈专项赛题)

   1.专业赛道

   (1)本届舞蹈专业赛道分为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教育三个组别。参赛作品为舞蹈作品(课程展示)视频和附件,附件包括三张彩色作品剧照、作品简介(不超过100字),报名材料需由培养单位统一邮寄至大赛专家委员会艺术学组秘书处。

   (2)独舞、双人舞、三人舞每个作品时间不超过7分钟,群舞作品时间不超过8分钟,小舞剧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入围决赛的小舞剧需根据现场活动要求调整作品时长),课程展示时间不超过15分钟。

   (3)舞蹈专业创作组参赛作品须为2023年11月以后的未公开发表的原创作品。

   (4)评审中需要保密的信息不得在作品视频和附件中体现,作品视频中严禁出现个人信息、指导教师信息、学校信息及其他赛事标识等。

   2.非专业赛道

   (1)本届舞蹈非专业赛道分为舞蹈创作、舞蹈表演两个组别。参赛作品为舞蹈作品(课程展示)视频和附件,附件包括三张彩色作品剧照、作品简介(不超过100字)。需将参赛作品打包压缩上传至百度云盘,上传完成后为参赛作品压缩包生成分享链接(提取方式务必选择分享链接自动填充提取码)并确保链接1年内有效,随后在系统提交作品处提交作品链接。压缩包命名规则:赛题-组别-团队名称-作品名称。

   (2)独舞、双人舞、三人舞每个作品时间不超过5分钟,群舞作品时间不超过7分钟。

   (3)非专业赛道创作组参赛作品均须为未公开发表的首演作品。

   (4)评审中需要保密的信息不得在作品视频和附件中体现,作品视频中严禁出现个人信息、指导教师信息、学校信息及其他赛事标识等。

 六、大赛奖项设置与奖励办法

   大赛分赛题评审。初赛各按提交作品数量确定一定比例推荐进入决赛。决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评选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指导教师。此外,根据主题赛事特点设置专项奖及其他特色奖项。

七、知识产权和作品所有权

比赛期间参赛队伍所有的创意、方案及相关的知识产权均属于参赛队伍(培养单位)所有,组织方承诺履行保密义务,不用于和本赛事无关的其他商业用途。

参赛队伍应保证所提供的创意、方案和相关材料属于自有知识产权。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者其他权利。一经发现或经权利人提出并查证,大赛组织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组织方对参赛队伍因使用本队提供完成的创意、方案和相关材料而产生的任何实际侵权或者被任何第三方指控侵权概不负责。

组织方拥有对参赛作品组织投资对接和产品孵化服务的优先权利。组织方有权将参赛团队提交的参赛作品、相关信息、参赛团队信息用于宣传品、相关出版物,有权指定及授权媒体发布、官方网站浏览及下载、展演(含巡演)等活动项目。

围绕地方定制赛题的参赛作品设计需具备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且不存在一稿多投现象。地方定制方拥有对参赛作品组织投资和产品孵化的优先权利。

八、纪律与处罚

各参赛培养单位应严格审查参赛选手资格,若出现参赛选手虚假资格等问题,则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

参赛作品指导教师有义务审核所指导研究生参赛作品的政治性和价值观导向等问题。参赛作品指导教师仅负责指导参赛选手完成作品,不得将个人相关实践项目、设计成果署名学生作为参赛作品。如出现此类问题,取消参赛作品资格及指导教师评优资格,并通报组委会各委员单位。

参赛选手不得运用非法手段破坏大赛官方网站,以在大赛中获利。如出现此类问题,取消参赛选手资格并通报其所在培养单位,由所在培养单位给予相应处罚。

参赛选手不得运用非法手段窃取他人设计数据、创新想法、创意方案等,如出现此类问题,取消参赛选手资格并通报其所在培养单位,由所在培养单位给予相应处罚。

参赛选手应保证所提交作品的原创性,不可同时提交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其他赛事。如重复申报并核查属实者,取消参赛资格;已获奖的,撤销奖励。

大赛秘书处、专家委员会及评审专家组等各职能部门及个人须严格遵守大赛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若出现渎职、包庇等行为,取消相关作品资格,撤销相关责任人职务,并通报组委会各委员单位。

 九、联系方式

   1.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

   2.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3.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苏老师

     联系电话:0531-88362800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B337

     电子邮箱:wenhuachina2024@163.com

   4.大赛专家委员会艺术学组秘书处联系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18645005566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2555号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5.24文化中国山大研究生专属参赛QQ群(736633720),后续在群里发布相关通知。

    6.欢迎关注“山大研究生”公众号,了解赛事信息。

 

 

        注:本方案具体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组委会

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执行委员会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山东大学文学院

2024年5月31日

 

 

上一条:关于组织研究生参加“华...
下一条:关于组织研究生参加2024...